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热点精讲 > 【500期】中国农民丰收节

【500期】中国农民丰收节

2025-10-17

一、背景链接

2025年9月23日秋分时节,第八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全国主场活动在山东烟台招远市启幕,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开展数千场庆丰活动。中国农民丰收节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为专属节日。选择秋分既契合“秋收冬种”农事节奏,又传承“秋报庆丰”传统,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宗旨,成为礼赞农民、激活乡村动能的重要载体。

二、深度解读

★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深刻内涵

一、坚守粮安底线,筑牢“国之大者”根基。这是丰收节最核心的战略内涵,彰显“粮食安全重于泰山”的底线思维。节日以“庆丰收”为载体,直观呈现夏粮稳产、早稻增产、秋粮丰收的成果,2025年夏粮产量达历史第二高产水平,早稻亩产首次突破400公斤,传递出“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坚定信心。通过农事展示、粮食安全主题宣传等活动,让全社会认识到丰收背后的防灾减灾努力与科技支撑力量,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共识,将节庆喜悦转化为守护大国粮仓的行动自觉。

二、彰显农民主体,重塑职业尊严认同。这是丰收节的价值内核,体现对劳动者的尊崇与关怀。节日始终让农民站在“C位”,通过全国农民技能大赛、“粮王”评选等活动,让新农人亮出技艺绝活,展现“手机成新农具、直播成新农活”的时代风采。各地落实惠农政策、办好民生实事,如技能培训、产销对接等,直接提升农民获得感。这种“农民演、演农民”的节庆模式,打破对农民的传统认知,让其从“幕后生产者”变为“台前主角”,重塑农业从业者的职业自豪感。

三、传承农耕文明,激活文化复兴密码。这是丰收节的文化底蕴,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精神衔接。节日嵌入“秋分”节气,既契合“秋收冬藏”农事节奏,又传承“秋报庆丰”民俗传统,是“天人合一”智慧的当代表达。通过农民“村晚”、民俗嘉年华等活动,活化剪纸、农耕仪式等非遗资源,让城市人在研学、采摘中触摸乡土文化。这种文化传承打破城乡二元认知偏见,证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同等重要,为乡村文化复兴注入持久动力。

四、见证科技变革,引领农业现代化方向。这是丰收节的时代特征,展现农业发展的质效跃升。节日成为智慧农业的展示舞台,北大荒的无人驾驶收割机、山东智慧大棚的传感器调控等场景集中亮相,物联网、大数据全面赋能生产。农机补贴政策宣传与新型设备展演同步推进,推动农业数字化、集约化水平提升。从“颗粒归仓”到“代码归仓”的转变,直观呈现科技兴农成果,引导社会关注农业科技创新,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五、搭建融合平台,撬动乡村振兴全局。这是丰收节的实践价值,构建城乡协同发展生态。节日化身乡村振兴“超级IP”,通过直播带货让特产进城,借助区域品牌展示提升农产品溢价。市民下乡体验农事、农民进城交流技艺,打破城乡隔阂实现双向奔赴。节庆活动带动文旅、电商等三产融合,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这种“节庆搭台、产业唱戏”的模式,将文化热度转化为发展实效,成为推动产业、人才、生态全面振兴的重要支点。

★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意义阐述

一、夯实经济底盘,为发展大局注入稳定动能。这是丰收节最直接的经济意义,尤其在第八届举办的“十四五”收官之年更显关键。节日通过集中展示夏粮稳产、早稻增产、秋粮丰收的成果,印证我国粮食产量站稳1.4万亿斤台阶的韧性,为GDP增长5%左右的目标提供坚实支撑。重庆、山东等地借节庆开展产销对接,梁平区“线上引流+线下体验”模式带动农产品溢价超30%,将“好收成”转化为“好收益”,既稳住农业基本盘,又为城乡经济循环注入活力,让丰收成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压舱石”。

二、厚植民生福祉,让农民共享发展红利。这是丰收节的民生价值核心,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第八届丰收节正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过渡期收官,各地通过节庆落实惠农政策:重庆开展为农服务下乡,提供技能培训、农资补贴;山东“青年优居计划”借节庆推广住房保障政策,惠及超10万农民。从“粮王”评选奖励到直播带货增收,从农机补贴申领到养老服务对接,节日成为政策落地的“窗口”,让农民从“两不愁三保障”迈向“生活有品质、发展有奔头”,切实提升幸福感。

三、激活消费潜能,构建城乡融合新生态。这是丰收节的市场价值体现,打破城乡资源流通壁垒。第八届丰收节创新“农业+”融合模式,万州“村歌+集市”、万盛“采摘+文旅”等活动吸引城市客流,梁平京东特产馆单场直播销售额破千万元。节庆搭建“田间到餐桌”的直连通道,冷链物流、区块链溯源等技术同步推广,既让城市消费者买到优质农产,又帮农民拓宽销路。这种“节庆聚人气、消费促增收”的闭环,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加速形成“城市反哺农村、农村服务城市”的良性循环。

四、培育新农人群体,焕发乡村振兴活力。这是丰收节的人才培育意义,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生力量。第八届丰收节上,“95后”无人机飞手、返乡创业青年成为主角,“沂蒙二姐”等新农人通过节庆走红,带动更多年轻人投身乡村。各地以节庆为契机开展技能大赛,重庆农用无人机竞赛、全国农民技能比拼等活动,倒逼农民提升数字化、专业化能力。从“老把式”到“新农人”的转变,破解“谁来种地”的时代之问,更让乡村成为年轻人实现价值的舞台,夯实振兴人才根基。

五、传承乡土文脉,凝聚社会精神共识。这是丰收节的文化凝聚意义,筑牢民族精神根基。第八届丰收节深挖文化内涵,武隆泥滩抓猪、彭水盐丹古道徒步等活动活化传统民俗,农民“村晚”让剪纸、农耕仪式等非遗“活起来”。节庆将“秋报庆丰”传统与现代生活结合,既让农村群众增强文化自信,又让城市人触摸乡土记忆,打破对乡村的刻板印象。这种文化传承不仅淳化乡风,更凝聚起“尊重土地、崇尚劳动”的社会共识,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滋养。

六、展示科技实力,引领农业现代化方向。这是丰收节的产业升级意义,加速农业高质量发展。第八届丰收节成为智慧农业的“秀场”,北大荒无人驾驶收割机、山东智慧大棚传感器等装备集中亮相,空间诱变种质材料等科技成果同步推广。节庆期间,农机补贴政策宣讲、数字化种植培训等活动同步开展,推动科技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从“靠天吃饭”到“科技赋能”,从“颗粒归仓”到“代码归仓”,节日直观展现农业现代化成果,引导社会关注农业科技,加速传统农业向集约、高效、绿色转型。

★第八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亮点特色

一、粮安主题具象化,筑牢强国根基有抓手。作为“十四五”收官与脱贫攻坚过渡期收官关键节点的节庆,第八届丰收节以“粮安”为核心锚点打造特色宣介场景。主场活动专设“大国粮仓”成果展区,通过湖南早稻亩产589.1公斤、青海牦牛养殖增收等农民亲历讲述,具象化呈现粮食产量稳站1.4万亿斤台阶的韧性。山东全省联动展示“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充盈图景,鲁西玉米、胶东苹果等实物陈列与片区产业振兴成果相结合,直观传递“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实践成效。各地同步开展“节约粮食”主题互动,将粮安意识转化为全民行动自觉,让“国之大者”在节庆中深入人心。

二、科技元素全景呈现,农业现代化可视化。本届丰收节将智慧农业作为核心看点,构建“装备展示+成果转化+技能实操”的科技展演体系。主场科普展区集中亮相禽舍巡检机器人、养殖清洗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其中山东巴斯沃的清洗机器人可省工50%、提效一倍,成为现场焦点。现代农机与苹果景观元素融入主会场舞台,种业振兴、智慧农业等成果通过互动装置实时演示,让“代码归仓”替代“人工收割”的变革可感可知。拼多多等平台同步展示“多多丰收馆”背后的数字化产销链路,从田间传感器到直播中控台的全流程呈现,推动农业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大众视野。

三、文化赋能沉浸式体验,彰显强国精神底蕴。以文化强国建设为导向,本届丰收节打造“民俗活化+非遗展演+情感共鸣”的文化场景。主场活动将大户陈家村民俗文化街与农耕文化街融入展区,单县羊肉汤、蓬莱小面等非遗美食现场制作,戏曲展演与农民“村晚”相映成趣。吉祥物“山海双宝”串联起传统农耕符号与现代审美,武隆泥滩抓猪、彭水古道徒步等特色活动活化地域民俗。通过“农民讲丰收故事”“乡音唱振兴”等环节,让“秋报庆丰”传统与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深度融合,在城乡互动中强化文化认同,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活力。

四、数字助农全链升级,构建产销融合新生态。第八届丰收节创新“线上全域联动+线下场景落地”的数字助农模式,打造节庆经济新亮点。拼多多等平台搭建108平方米直播专区,邀请兰考、墨脱等帮扶县代表走进直播间,结合西藏茶产业产值破亿等案例带货,首场直播吸引超百万网友拼购。依托“多多丰收馆”投入10亿补贴与20亿流量,覆盖1000个农产带,山东莱阳秋月梨、陕西米脂小米等销量同比显著增长。线上“云逛大集”与线下乡村美食汇、特产展销联动,区块链溯源技术保障品质,形成“农民增收、消费者得惠、产业提质”的闭环,彰显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效。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锚定战略坐标,深化粮安主题的全维渗透。未来需将丰收节打造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动态宣介窗口”,突破现有展示框架向纵深延伸。可建立“年度粮安白皮书”发布机制,在节庆期间同步公布耕地保护、种业振兴、防灾减灾等核心数据,结合“千万工程”经验展示片区化粮安保障模式。创新互动形式,开发“虚拟种粮”数字体验项目,联动中小学开展“丰收课堂”,将鲁西玉米、胶东苹果等产区的增产案例转化为教材内容。通过“粮安责任展”“节约粮食行动倡议”等环节,推动从“成果展示”到“全民共建”的转变,让粮安意识融入日常生产生活。

二、聚焦科技转化,构建“展示-落地-迭代”闭环体系。依托农业科技创新优势,将节庆升级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加速转化平台”。在现有装备展示基础上,增设“科技成果供需对接会”,组织科研院所与合作社精准匹配,如推动禽舍巡检机器人、墒情检测设备等技术现场签约落地。建立“丰收节科技推广名录”,对山东巴斯沃清洗机器人等成熟技术开展产后跟踪服务,形成“节庆亮相-试点应用-全域推广”的长效机制。同步打造“智慧农业实训基地”,邀请新农人现场实操无人农机、数字种养技术,让科技从“展品”变为“工具”。

三、推动文化扩容,打造农耕文明的活态传承载体。以文化强国建设为牵引,实现从“民俗展演”到“文化生态构建”的升级。深挖地域文化特色,建立“全国农耕文化资源库”,推动武隆民俗、蓬莱美食等非遗项目与现代文创融合,开发“丰收文化IP矩阵”。创新传播形式,举办“乡村工匠国际交流周”,通过非遗技艺展演、农耕文化论坛等活动,推动中华农耕文明走向世界。拓展文化体验场景,在乡村建设“丰收文化体验馆”,结合农事节气开展沉浸式研学,让“秋报庆丰”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深度交融。

四、升级数字生态,构建“全域联动”的产销服务网络。在现有线上线下融合基础上,打造“数字化助农生态系统”。依托“832平台”等载体,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产销数据库,实现丰收节期间供需信息实时匹配。创新“直播+溯源+定制”模式,引入区块链技术全程追踪山东莱阳秋月梨、陕西米脂小米等产品流通,推出“私人定制农场”服务。推动“流动供销服务车”与电商平台联动,打通偏远山区、交通盲区的销售通道,建立“线上引流-线下配送-售后反馈”的全链服务体系,让丰收红利覆盖更广群体。

五、强化主体赋能,搭建新农人成长的全周期平台。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将节庆打造为“新农人培育成长中心”。设立“全国新农人创新创业大赛”,围绕乡村旅游、数字农业等领域开展比拼,对优秀项目提供资金扶持与导师对接。建立“丰收节人才库”,收录无人机飞手、直播达人等专业人才,搭建跨区域交流平台。联合高校、企业开展“订单式培训”,在节庆期间开设智能装备操作、品牌运营等课程,颁发技能认证,推动农民从“生产者”向“复合型人才”转变,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根基。

六、深化城乡融合,构建“双向奔赴”的发展共同体。打破城乡壁垒,推动丰收节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纽带”。创新“城市反哺农村”模式,组织企业、社区与乡村结对共建,在丰收节期间开展“农产品进社区”“市民认养农田”等活动。拓展“农文旅+”业态,打造“丰收主题旅游线路”,串联乡村美景、农事体验、文化展演等场景,吸引城市居民下乡消费。建立“城乡要素交换平台”,通过节庆推动城市资本、技术、人才向乡村流动,同时让优质农产品、农耕文化向城市渗透,形成“城乡互补、共生共荣”的发展格局。

★对于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要求(中央层面)

一、锚定战略定位,凸显重农强农核心导向。中央明确要求丰收节必须紧扣“三农”工作全局,强化战略价值传递。需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核心主题,将节庆打造为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载体,重点展示粮食产量稳站1.4万亿斤台阶的成效,以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等关键成果。要结合“十四五”收官、过渡期收官等节点,通过数据发布、典型案例宣讲等形式,传递党中央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定意志,让重农抓粮成为全社会共识。

二、坚持农民主体,彰显共建共享本质属性。中央强调丰收节必须以农民为中心,保障其主体地位与参与权益。要求活动设计突出“农民演、演农民”,通过技能大赛、“村晚”等形式让农民成为主角,同时依托节庆落实强农惠农政策。需搭建农民增收赋能平台,如组织产销对接、电商直播等活动,推动优质农产品走向市场,助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要畅通农民反馈渠道,将节庆变为倾听诉求、解决急难愁盼的窗口,让农民切实感受政策温度与发展红利。

三、融合多元功能,构建兴农兴城价值闭环。中央要求丰收节实现“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宗旨的深度融合。在产业维度,需联动电商平台、金融机构开展金秋消费季,通过补贴、满减等举措激活农产品消费;在文化维度,要深挖农耕非遗资源,推动民俗展演与现代生活交融,强化文化认同;在城乡维度,需以节庆为纽带促进要素流通,推动城市资本、技术向乡村流动,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通过“农文旅+”等业态融合,形成“产业增效、文化兴盛、城乡融合”的良性循环。

四、强化统筹规范,确保务实节俭办节成效。中央明确要求丰收节需坚持“中央统筹、地方主责、社会参与”的组织模式,由组织指导委员会牵头实施“1+2+N”重点活动体系。需严格落实务实节俭原则,杜绝铺张浪费,聚焦活动实效而非形式。要建立上下联动机制,推动16市136个县(市、区)将节庆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部署,同步强化督导评估,确保粮食安全宣传、科技推广、助农增收等核心任务落地见效。需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政府、企业、农民协同推进的良好格局。

三、实战应用

例题1:给定材料介绍了第一届、第三届、第五届、第八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实践特色,结合材料与中央对丰收节的要求,概括这些届次的共同举措。要求:全面准确、分点清晰。不超过300字,15分。

【参考作答】

一是突出农民主体,强化参与体验。坚持“农民演、演农民”,通过技能大赛、“村晚”、特产评选等活动,让农民成为节庆主角,如首届“粮王”评选、第八届“辣王争霸赛”。

二是创新活动形式,适配时代需求结合实际调整举办模式,疫情下推“云上庆丰”,常态时融数字技术,如第三届“直播助农”、第五届“数字农展”,增强节庆灵活性。

三是融入科技元素,助力农业升级。展示智慧农业成果,推动技术落地,如第五届无人农机展演、第八届智慧农业大赛,践行“藏粮于技”理念。

四是联动产业资源,促进增收增效 。搭建产销对接平台,结合消费补贴、电商推广,如第三届农产品专区、第八届金秋消费季,实现“节庆搭台、产业唱戏”。(289字)

例题2:给定材料反映,部分地区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时,存在“城乡参与不均衡、市民互动性不足”的问题,影响节庆社会影响力。请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要求:言简意赅、条理清晰、有针对性。不超过250字,10分。

【参考作答】

一是搭建城乡联动渠道。组织“市民下乡”研学活动,开放农场体验收割、非遗制作,同步开展“农民进城”展销,在城市商圈设农产品专柜与民俗展演。

二是创新互动体验形式。开发“丰收盲盒”“农事闯关”等趣味项目,线上推出“云认养农田”“直播助农答题”活动,提升市民参与感。

三是联动社会资源赋能。联合文旅部门设计丰收主题旅游线路,协调企业推出“消费助农”优惠,如购农产品体验券,激发市民参与热情。

四是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城市地铁广告、社区通知等定向推送活动信息,邀请城市KOL体验打卡,扩大市民知晓度与参与意愿。(243字)

抱歉哦,本篇为vip章节,需要本站VIP会员才可以继续阅读哦~
下一篇: 没有了...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3321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9592人

【基础套餐】中央笔试宝典+24节网课

120.00

销售 944件
浏览 4096人

【提升套餐】中央笔试宝典+公文写作+案例分析+优秀习作集+64节网课

358.00

销售 0件
浏览 1067人

【强化套餐】中央笔试宝典+写作训练+案例分析+习作集+考题*3+热点*3+语录+85节网课

56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98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3321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9592人

【基础套餐】中央笔试宝典+24节网课

120.00

销售 944件
浏览 4096人

【提升套餐】中央笔试宝典+公文写作+案例分析+优秀习作集+64节网课

358.00

销售 0件
浏览 1067人

【强化套餐】中央笔试宝典+写作训练+案例分析+习作集+考题*3+热点*3+语录+85节网课

56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98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3321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9592人

【基础套餐】中央笔试宝典+24节网课

120.00

销售 944件
浏览 4096人

【提升套餐】中央笔试宝典+公文写作+案例分析+优秀习作集+64节网课

358.00

销售 0件
浏览 1067人

【强化套餐】中央笔试宝典+写作训练+案例分析+习作集+考题*3+热点*3+语录+85节网课

56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98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3321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9592人

【基础套餐】中央笔试宝典+24节网课

120.00

销售 944件
浏览 4096人

【提升套餐】中央笔试宝典+公文写作+案例分析+优秀习作集+64节网课

358.00

销售 0件
浏览 1067人

【强化套餐】中央笔试宝典+写作训练+案例分析+习作集+考题*3+热点*3+语录+85节网课

56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98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3321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9592人

【基础套餐】中央笔试宝典+24节网课

120.00

销售 944件
浏览 4096人

【提升套餐】中央笔试宝典+公文写作+案例分析+优秀习作集+64节网课

358.00

销售 0件
浏览 1067人

【强化套餐】中央笔试宝典+写作训练+案例分析+习作集+考题*3+热点*3+语录+85节网课

568.00

销售 0件
浏览 2298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