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比较长的材料,需要考生先在一个审题室阅读10分钟材料,审题室有笔和纸,阅读完毕后考生需要再将材料和笔记放进信封,并退到考场外候考,最终进入考场答题。考生进入考场,材料和笔记均可以拿出来,也可选择不拿出来,凭考生记忆作答。)材料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A市给当地的特色产品都打上了地标农产品的标签,比如甲乡鸭梨,乙乡辣椒,丙乡野鸡等。除了极少数的产品外,多数都没有取得预期收益。小王是农业局工作人员,去实地调研。一位农民说,他们是小规模经营,没有宣传推广能力,所以销售效果不好。小王也调研了当地的一些企业、B企业工作人员说,这个地理标志是公用的,但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他们公司声誉,比如N乡的辣椒质量不好,但也在用地理标志,所以他们宁愿自己打造品牌。农业局工作人员表示:认证的农产品可以贵五毛钱,消费者喜欢认证的农产品。但是很多消费者并不知道我市的产品,这说明我们的工作做的还不到位。农产品地标认证也没有很好地宣传推广,打不开知名度,也没有很好的市场占有率,整体市场效果不理想。我们要打造金字招牌,塑造强势品牌,这样才可以拥有高市场占有率、高获利,也才有利于更大的产品发展,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问题:1.针对农产品地理认证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你怎么看?【北辰解读】本题看上去更像笔试考题中的案例分析题,这也是我们平时在讲课过程中,反复强调的笔试面试化,面试笔试化,考生在笔试复习备考时遇到类似问题要特别注意,如果让你口述回答的话能不能得到在场的考官的认可。当然本题也是一道综合分析类题目,通过给定材料,让我们对题设中的问题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的解题思路。【考察要点】本题重点考察考生对地理标志的理解,同时根据题目中B企业工作人员反馈的意见,考生要结合实际分析为什么地理认证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最后根据材料中得到的启示,结合本人实际经验谈谈如何使农产品地理认证效果理想化。【解析示例】地理标志可以通过标示农产品来源的特定地域,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塑造强势品牌,更有利于产品的发展,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但是目前看来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一是宣介能力不足。当地农民大部分是小规模经营,整体素质不高,相关部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宣传工作滞后,导致产品影响力小、知名度小。二是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一些部门对产品把关监管不严,导致部分产品影响了地理标志的信誉。希望地理标志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真正的效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提高重视。宣传、农业等部门应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使产品真正做到绿色、天然、有机,在当地选择农产品时也要做到优中选优。二是创新宣传。做好地标农产品的宣介工作,借助互联网+,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三是严格监管。对于地标农产品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做到全程监管,特别是对于发现的问题要严格处理,不能放松,起到震慑的效果。可以通过制定黑白名单制度,让失信者受到惩罚,从而提高商家、农民的信誉度。【真题链接】为了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针对农民工、退役军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鼓励、支持他们自主创业,对此谈谈你的看法。(2015年7月11日广西区直遴选公务员面试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党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采取“三去一降一补”五大手段,结合当地实际,说说如何进行“补短板”。 (2016年12月14日淄博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面试题) 2.你是农业局工作人员小王,负责推广该市农产品。但几个当地的大企业不愿意和你合作,共同推广。你怎么和企业沟通?【北辰解读】本套农业部面试题的精华所在,就是针对考生报考的岗位,对考生的实际能力进行科学的考察。案例的内容贯彻于每一道题目,题设与考生的实际工作生活结合非常紧密。如本题,通过小王对有关农产品问题的调研,让小王具体负责农产品的推广工作,具体考察考生的沟通协调能力。【考察要点】本题考察考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能力中的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作为农产品推广员如何通过与企业沟通,将优质产品推广出去。考生在答题过程中要重点注意自己的身份,并不是完全的一名产品推销员,而且政府部门与企业谈合作的工作人员,这是本题的一个隐藏考点。 【解析示例】宣传推广本地优质农产品,是我们农业从业人员的职责所在,况且我县的很多农产品,品质优良,价格公道,只是宣传还不到位。作为一名农产品推广员,遇到大企业不愿跟我们合作这样的问题我会冷静思考、巧妙对待。首先,我会先通过交谈沟通的形式了解这些大企业不愿意合作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做到自己心中有数。是我们产品存在问题,没有达到企业要求的标准,还是因为我们的宣传不到位,知名度不够;或者是因为企业目前有固定的合作伙伴,目前还不能跟我们开展合作等等。其次,在了解到原因后,我会找到主管领导进行汇报。如果是因为我方的原因,能够对政策作出让步的那么要尽力满足企业的需求,展现出最大的诚意;如果是因为企业自身的原因,那么看看能否提供帮助,进而拉近与企业的距离。第三,我会再次找到企业,诚恳的对我们作出的一些让步和一些好的政策跟他耐心讲解,同时也会告诉他有很多的好处,我们会提供最优质、最诚心的服务来期待和企业的合作。最后,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相信我们的优质农产品,一定能够找到最合适的合作企业,最优质的营销平台,推动我县的农产品更好的投入到百姓的餐桌当中去。【真题链接】某小区只有两个车辆出入口,小区物业出于安全考虑擅自关闭了其中一个出入口,导致另外一个出入口交通拥挤,业主意见很大,物业向政府求助,作为政府工作人员,请问你怎么处理?(2017年3月25日广东深圳市南山区选调公务员面试题) 3.经调查甲乡的苹果也很不错,有一定知名度,但是没有纳入地标产品,如果你是小王,你会怎么做?【北辰解读】本题是对综合协调类题型中应对类题目的考察,通过情境模拟给考生提供一种角色,进而针对角色提出有关问题,考察考生应对处置能力,当然本题相对简单,设定的情境相对宽松,同时只是考察考生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计划怎么做。【考察要点】本题重点考察考生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情况能不能及时进行处置;同时考察考生在落实地标产品的步骤是否严谨,考虑问题是否全面。【解析示例】通过调研发现甲乡的苹果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质量也很不错,我认为这是我们的调研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我们组织调研的目的不仅是为本地产品找到推广之策,更是尽可能的挖掘优质农产品,进而通过宣传推广,让更多的百姓认识认可我们的农产品,从而推动我们农民的增收。当然我们也不能仅仅通过短短几天的调研发现,就武断地确定甲乡的苹果一定具备纳入地标产品的水平,对待甲乡的苹果我们还需要多次调研、实地考证、反复了解,充分了解甲乡苹果的实际情况,仔细分析其具有哪些优势,同时和甲乡的鸭梨作出对比,通过销售额、知名度等数据的对比,看看两种产品哪个更有竞争力,再把这些都了解后,我会通过正规程序写报告,向相关领导进行推荐,尽快将甲乡的苹果纳入地标产品,从而让更多的百姓认识甲乡苹果。但如果甲乡苹果并没有达到我地地标产品的标准要求,我也会根据深入了解的反馈情况告知,甲乡农户,为他们的种植提供意见建议,推动甲乡苹果早日达到地标产品的标准。【真题链接】你正在结对帮扶的精准扶贫户家里头了解情况,你同事的两个帮扶对象找到你,说不了解帮扶的情况,你怎么做?(2015年8月1日江西赣州市直遴选公务员面试题) 4.农产品被检测出农药残留,被媒体曝光,种植户不愿意再继续生产。假如你是小王,你该怎么劝说?【北辰解读】本题考察考生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这类题目也是中央机关考试考核过程中的常考题型,特别是遴选考试过程中,考生通常具备一定的
抱歉哦,本篇为vip章节,需要本站VIP会员才可以继续阅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