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链接
2025年3月21日上午,重庆市深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市委书记袁家军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在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中找准制造业发展方位,坚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主攻方向,突出“四侧”协同推动“四链”融合,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模式,久久为功做大做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加快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推动制造强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二、深度解读
(一)中央层面最新部署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制造业兴,则经济兴、国家强;制造业衰,则经济衰、国家弱。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制造业发展必须顺应新的发展趋势,既要重“量”,更要重“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明确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和方向。
其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高端化发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高端化发展是我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路径。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进一步指出,“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放眼全球,欧美国家之所以拥有强大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主要是因为其在关键核心零部件、重要基础材料等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一国拥有的核心产业和关键技术决定着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势,这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我国制造业整体上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中低端环节,产业链中高附加值环节发展落后,高精尖产业占比不足。立足于快速发展的数智化时代,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链创新,推动价值链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实现更高的附加价值率和利润率,提升制造业的高端化水平,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攻坚突破的重要方向。
其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促进数实融合的智能化发展。当前,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加快数字化转型战略布局,抢抓产业智能化发展先机。每一个时代在特定背景下都有扩散最迅速、影响最深远的新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作为当前发展速度最快、影响最广泛的数字技术,加速推动了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12年的11万亿元增至目前的超50万亿元。党的二十D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也进一步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对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而言,智能化为其提供了技术路径。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加速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进而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促进数实深度融合不仅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制造业实现智能化发展的应有之义。
其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可持续的绿色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在碳减排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产业的碳排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国际竞争力,低碳竞争力已经成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制造业是节能减碳的主体,也是整个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为新能源发展提供创新和消纳应用场景,又能为节能减碳和污染治理提供技术设备支持,还能为高品质生活提供绿色低碳产品。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产业实践中,各个制造业部门需要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费强度,从而减少碳排放。同时,制造业还要为全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技术和物质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论述
①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
②中央企业要深化改革创新,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做强做优做大,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2024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中国一重产业工人代表
③要依托制造业的独特优势,积极服务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高质量对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新布局。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前瞻部署未来产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年7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
④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
⑤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⑥传统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2022年1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⑦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都离不开制造业,要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继续下功夫。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要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021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
⑨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2021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⑩当前,全球制造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各国需要加强合作、互学互鉴,共同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2019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向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致贺信
⑪中国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制造业新技术蓬勃发展,为促进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共享共赢作出积极贡献。
——2019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向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致贺信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
(二)重庆落实
★重庆制造业特点
重庆是有名的“制造重镇”,有着全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9个,以及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是重庆立足自身基础、放大特色优势,作出的系统部署。
其内容包括:聚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3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升级打造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软件信息服务3大五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创新打造新型显示、高端摩托车、轻合金材料、轻纺、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型储能6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聚焦未来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培育壮大18个“新星”产业集群。
★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建设主要成效(截至2024年底)
①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高于全国平均1.5个百分点,工业对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为30%;
②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3%,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4.6%
③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4%,带动工业投资增长11.2%;
④“重庆造”新能源汽车单车价值达23.6万元,汽车年产量25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95.3万辆;
⑤“重庆造”笔记本电脑产量稳居全球第1位,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屏产量分别增长1.1倍、22.1%,功率半导体产能排名全国省市前3位;
⑥软件企业总量达4.2万家,汇聚软件从业者44万,软件产业年营收突破4200亿元。
★重庆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外部:制造业发展面临的环境纷繁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少数发达国家的遏制和打压逐步加剧,新兴经济体分流效应逐渐显现,资源环境约束不断趋紧,依靠传统拼成本、拼资源、拼消耗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发展成本持续攀升。
内部:重庆制造业自身存在的短板和弱项不容忽视。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投入特别是基础研发领域投入不足;产业链整体发展水平不高,龙头企业产品竞争力不强;领军企业带动性不够,新兴产业生成能力较弱等。
★重庆市深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
袁家军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征程上建设制造强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重庆加快建设制造强市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市上下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实干实绩实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袁家军指出,近年来,市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策部署,以放大特色优势、集中力量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为抓手,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综合能级与实力持续提升,制造业领域改革开放纵深推进,集群发展态势强劲,创新动力和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制造业成为重庆高质量发展的“金名片”。今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划之年,是重庆制造业跨越新关口、培植新优势的关键之年。要坚持干字当头、唯实争先,加快推动制造业规模能级跃上新台阶、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质量效益取得新突破、主体培育实现新跨越、“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模式构建取得新进展,奋力交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高分答卷。
袁家军强调——
要聚力推进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能级和竞争力全面跃升,以新动能为牵引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稳量提质,积极开拓未来产业新赛道,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多点支撑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要深化“四链”融合“四侧”协同构建制造业发展新体系,加大政策供给和制度供给力度,突出龙头企业牵引,建成用好行业大脑,加快数据归集、应用场景开发,全面打造“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模式,积极构建成果共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实体化综合性创新平台,全面拓展金融服务“工具箱”,深化实施“智融惠畅”工程,提质推进制造业高端人才引育行动。
要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赋能重庆制造,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实施“AI+制造”行动,促进AI全面融入制造业全链条各环节,夯实算力底座,增强人工智能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战能力。
要一体打造制造强市、标准强市、品牌强市,深入实施制造业质量提升工程、标准创建工程、品牌塑造工程,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不断提升“重庆造”影响力美誉度。
要持续完善大中小制造企业融通发展新格局,健全主体梯度培育体系,全力推动领军链主企业能级提升,做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矩阵,创新招商模式全力以赴招大引强,构建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良好局面。
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国家工业设计示范城市和全球设计之都建设,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和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完善多式联运集疏运物流综合服务体系和“共享制造+个性定制”新模式,持续优化制造业生态、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要加力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支持传统行业企业加快节能减碳改造,实施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行动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行动,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企业循环生产、园区循环运行、产业循环链接。
袁家军强调,制造强市建设关键在党的领导。
全市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要定期研究部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加强工业运行调度,工业大区要紧盯重点企业加强服务保障,及时做好项目建设、政策兑现、要素供给等工作。
要全面畅通企业诉求反映和表达渠道,及时回应企业关切、高效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要完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体系,积极营造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
★市长要求
◎胡衡华在梁平区调研时强调聚焦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为制造强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2025年3月23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在梁平区调研时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市深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聚焦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为制造强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胡衡华希望企业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扩产上量,加快推进车规级功率半导体、特色工艺集成电路封测等项目建设,推动企业发展一年上一个新台阶。重庆捷尔士显示技术公司由返乡人员创办,胡衡华要求各区县各部门优化招商引资和创业帮扶措施,大力引老乡回家乡建家乡,鼓励在外企业家返乡投资兴业、抱团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胡衡华强调,要对接落实国家规划指引,以低空装备研发制造为重点,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务实推动低空产业安全健康发展。胡衡华还前往实验室玻璃仪器企业重庆欣维尔玻璃公司调研,强调要构建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促进企业降本增效。
◎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会议
2025年2月8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胡衡华主持召开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新春第一会”和市两会部署,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不动摇,突出重点、集中资源,以更大力度抓企业、抓项目、抓园区、抓生态,持续做大做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奋力跑出制造强市建设加速度。
胡衡华说,制造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聚力打造主导产业集群,推动资源向重点产业链集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胡衡华强调,建设制造强市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要进一步明确工作抓手,完善工作机制,突出工作重点。
一要着力抓企业,提升服务企业能力,迭代升级招商引资工作体系,切实兑现招商承诺,加大对工业技改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
课程咨询
遴选公告
微信扫描二维码
获取公告一手资讯
免费考题
微信扫描二维码
领取免费考题
老师招聘
公众号
微信扫描二维码
欢迎咨询任何遴选问题
APP下载
北辰遴选APP
享精品免费课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