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的人,总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吸引读者,让人看了欲罢不能,宁肯不吃饭不睡觉也要读完。然而,这又谈何容易!
我体会,要把文章写得吸引读者,需要下一番功夫,尽力把文章写精点、写深点、写活点。
所谓“写精点”,就是写得认真点、刻苦点,尽量写出精品。我当记者时,写任何一篇稿子,哪怕是一两百字的消息,都要反复推敲,一改再改。至于大文章,就更是这样了。记得1983年春,刚到报社一年多,编辑部派我和一名年轻记者,去河北沧州采访一位锐意改革的厂长,写篇通讯。采访归来,初稿写成,约8000字。请编辑部里的同事提意见,改了第二稿。又关起门来,细细打磨,成第三稿,近6000字……到了夜里,集体宿舍已经熄灯,大家都睡了。我便在黑暗中,把通讯从头到尾默默背诵一遍。背到哪里觉得不妥,翻身起床,打开手电筒,再改一改,躺下,接着背!近6000字的通讯,从头到尾,我全能背诵下来。功夫下得比较深,写出文章来,自然会有些成色。通讯发表以后,反响不错。坦率地说,一些作者之所以没把文章写好,问题不在水平,而在态度。倘若马马虎虎,应付了事,怎么可能写出好文章来?更糟糕的是,如果长期这样,养成草率成文的习惯,那文章就真的再也写不好了。
文章如何写精点?可以从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立 意
文章立意不高、不精、不新,那就难免一般化。而立意又关乎全局,有时立意不好,推倒重来,角度一换,柳暗花明。
二、结 构
有人认为,写小说才讲结构,写篇一千来字的小文章,有啥结构可言?其实,即使是篇小文章,哪怕是短消息,也有各种结构。倒金字塔是一种,正金字塔也是一种;可平行罗列,亦可重点突出;可全文不分段,凝为一团;亦可数句一段,散文排列……
三、开 头
开头又叫导语,仿佛是竖立在风景点前面的一块告示牌。游人至此,牌上瞅瞅,能吸引人,就继续往里走;不感兴趣,就掉头而回。文章导语,最好能写它十个八个,再挑一个最好的。一篇消息因导语精彩而熠熠生辉的例子举不胜举。
四、结 尾
写文章要避免重头轻尾。写导语时往往都比较用心,写到后面容易虎头蛇尾。其实,文章结尾之重要,并不亚于开头。譬如一碟花生米,吃到最后,碰到一粒霉籽,岂不扫兴?
有一篇名为《陈人金造楼》的通讯,介绍一位乡镇企业厂长重视科研重视人才,肯花上百万元盖一幢科研楼。这篇通讯,开头从作家高晓声的小说《李顺大造屋》说起,描述苏南农民解决温饱后,首先是要为自己造屋。而陈人金看得更远,不单造屋,还要造楼,科研大楼。文章结尾是这么写的:“小屋贮满温饱,大楼孕育希望。”这两句话,把小屋与大楼的关系,陈人金与李顺大的不同追求,写出来了。这样写,不是更耐人寻味吗?
(来源:《秘书工作》公众号,作者系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
课程咨询
遴选公告
微信扫描二维码
获取公告一手资讯
免费考题
微信扫描二维码
领取免费考题
老师招聘
公众号
微信扫描二维码
欢迎咨询任何遴选问题
APP下载
北辰遴选APP
享精品免费课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