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总结经验、规范考选方式的基础上,宁夏加大了从基层选拔党政领导机关干部的工作力度,这也为广大基层公务员提供了更多的晋升渠道和上升空间,北辰遴选专家组提醒广大考生,要把握机遇,强化基础,提高成功率。公开遴选(选调)已经成为领导机关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扩大选人用人视野、规范选人用人方式、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的有效措施,畅通和规范了基层公务员的“上行通道”、建立了来自基层的公务员培养选拔链。当下,宁夏遴选考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集中遴选规模偏小。从宁夏近年举行的遴选考试看,宁夏属于集中遴选规模偏小,活跃度较低的考区。2013年-2017年、2019年宁夏举行了集中遴选考试。近三次遴选公告计划人数分别为52人、63人、90人,次均68人。所以,可以看出宁夏集中遴选考试规模偏小,活跃度较低。
第二,部门、地市同步跟进。2019年宁夏区级部门单独组织遴选共计18次,月均发布次数1.5次,遴选计划人数126人,次均10.5人,占宁夏自治区2019年遴选人数的70.79%。2019年宁夏自治区银川、吴忠、中卫、石嘴山、固原等地分别举行了遴选考试。所以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宁夏区级部门单独组织遴选考试和各地市组织遴选考试与自治区集中遴选考试是同步跟进的,且总体规模略大。
第三,坚持“干什么,考什么”。为使广大干部正确认识和对待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强调了围绕选拔职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实际命制试题,突出检测分析和解决机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干部平时加强学习,积累实践经验,提高领导能力。近年的宁夏古区直机关命题思路、考试题目与遴选岗位的需求紧密相关,与时政、省情地情紧密结合,要求考生既要熟悉中央的大政方针政策路线,还要了解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第四,让考生干得好考得好。遴选考试突出实绩导向,让学有所长、长有所专、学有所专、专有所能、能干成事的人脱颖而出,形成鲜明的以岗位选人、凭能力用人的导向。改变过去的选人用人模式,更好的为党的事业选到合适的、能用得上的人才,避免一些干部被遴选上岗后,工作干不下去或者干不好的尴尬局面。遴选考试突出能力测试、综合考察考生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及运用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从近几年宁夏遴选考试的情况来看,大量的材料分析题、案例分析题都来自现实实践,遴选的目的不是考倒考生,而是考察考生是否关心时事,尤其是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国内外的时事热点,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道题,考生都有话说,但是要答到点子上,答得精彩并不容易。“干得好考的好”的命题原则,很好的避免了考试专业户,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遴选考试实现了“分”与“能”的有机结合,让干得好的人能考得好,让有专长的人能用得上。作为领导机关的公务员,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精通业务知识,成为所在部门的行家里手,避免出现外行领导内行。
根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试行)》有关规定,遴选“笔试主要测试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 。把工作与考试选拔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岗位匹配性,这也是近年遴选总体的一个命题思路。遴选主要测试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我们以2012-2017年、2019年遴选笔试真题为基础,分析下宁夏遴选考试的考点:
2019年考试内容为材料题,共计四大题。一共四道题,第一题、第二题是案例分析,第三题是公文写作,第四题是大作文写作,主要涉及中美贸易战、5G创新、信息囤积、工匠精神、高质量发展、实干担当等热点。第一题是案例分析题,共两小题,题目1:请结合材料,谈谈对“从目前美国政界“气急败坏”的表现来看,中国的综合实力应该略胜一筹。”这句话的认识和理解。题目2:华为坚持较真创新,海思从备胎变为核心技术,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力挽狂澜。结合实际,谈谈“华为一直在自主创新上不断坚持,才有今天扭转乾坤的局面”对我们的启示。 第二题是案例分析题,共两小题,问题1:结合材料1谈谈对“信息囤积”的看法。问题2:结合材料2、材料3和工作实际,谈谈如何弘扬工匠精神。第三题是公文题,问题:某厅计划开一个学习会议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研讨会,8月15日开了一个厅长办公会,通过了研讨会方案,作为办公室秘书,写出会议纪要。第四题是作文题,问题: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1000字。
2017年考试内容为材料题,共计三大题。一共三道题,第一题、第二题是案例分析题,第三题是写作题,主要涉及环境保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热点。第一题是关于环境保护的资料。有两个小题,一个是谈谈材料中一句有哲理的话的理解,另一个小题是谈谈“如何叫醒装睡的人”。第二题关于“供给侧改革”主题,共有两个问题,考察供给侧机构性改革理论知识以及结合实际如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要求我们根据材料深入思考如何将新媒体与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结合起来。第三题是写作题,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有两个小题,一是给志愿者写封感谢信,二是写一篇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演讲稿。
2016年考试内容为案列题和材料题,共计三大题。一共三道题,第一题、第二题是案例分析题,第三题是写作题,主要涉及新媒体、从严治党等热点。第一题是案列分析题,包含三个小题,属于管理类,即领导管理过程中实际遇到的场景,提出工作方法。第二题是材料分析题,共有三段材料、两个问题,主要围绕的主题就是互联网和新媒体,要求我们根据材料深入思考如何将新媒体与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结合起来。第三题是写作题,共有四段材料、两个小题,材料围绕的主题是十八届六中全会的新形势下的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廉洁自律,大作文就是要求我们围绕道德自律和规则约束来写,同时,第一小题还考察了我们草拟征求意见稿的能力。
2015年考试内容同样只有材料题,共计四大题。一共四道题,第一题、第二题是案例分析题,第三题是公文写作题,第四题是大作文写作题,主要涉及厕所革命、作风建设、简政放权等热点。第一题给了一段“厕所革命”这项民生工程的发展过程,问我们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第二题给出了机关中某些不良作风的材料,并让我们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第三题是让我们起草一份关于做好“三严三实”专题学习教育的通知。第四题让考生以“简政放权,删繁就简”为主题,写一篇策论文。
2014年考试内容也只有材料题,共计三大题。一共三道题,第一题、第二题是案例分析题,第三题是大作文写作题,主要涉及优化政府服务、幼儿园安全事故、人民和担当等热点。第一题材料分析题,给出一段“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材料,让我们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第二题是针对当时有些幼儿园给孩子乱喂处方药这一热点问题,给出了三段材料,要求我们思考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同时第三小题还要求我们以某区教育局的名义,写一篇关于督促民办幼儿园整改有关工作的通知。第三题写作题,让我们以“人民”和“担当”为主题,写一篇对策性议论文。
2013年考试内容全部为材料题,共计四大大题。一共四道题,第一题、第二题是案例分析题,第三题是公文写作题,第四题是大作文写作题,主要涉及诚实劳动、忠诚品质、作风建设等热点。第一题是个情景模拟题,要求我们对材料中提到的情景提出评价并得到启示。第二题给了一大段有关诚实劳动的背景材料,并让我们就如何营造氛围以及结合自身提出建议进行分析。第三题让我们以“做一名忠诚的国家公务员”为题,给领导拟一个讲话提纲。第四题给了三段材料,这三段材料分别是:习近平关于在广东调研时的讲话、李建华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动员会上关于干部作风不实的批评、问卷调查反映百分之六十的干部下基层、抓落实不够,要求我们结合材料,写一篇以作风建设为主题写一篇策论文。
从题型上看,近几年的遴选实体均为材料题,包括案例分析、公文写作和大作文。从考查能力上看,每年的考题虽然不尽相同,但考查的内容都指向考生的三个方面能力: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